真空引水罐,又稱負壓罐、引水罐或自動引水裝置,是一種用于水泵吸水的關鍵設備,通過改變水泵的吸水方式,將傳統抽吸式吸水升級為自灌式吸水,顯著提升水泵運行效率與可靠性。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罐體密封性形成負壓環境,實現自動引水功能。
工作原理是在啟動水泵前,需向真空引水罐內注滿水,同時確保泵體充滿水。水泵啟動后,優先抽取罐內水源,導致罐內液位下降,管路內形成真空狀態,壓力低于水池液面大氣壓。此時,大氣壓推動蓄水池中的水通過吸水管進入真空罐,再經水泵持續輸送至目標系統。停泵后,排水管內余水回流至真空罐,自動完成下次啟動前的灌水準備,實現無人值守運行。
為確保安全、高效運行,在操作
真空引水罐前必須做好以下準備工作:
一、設備與系統檢查
檢查引水罐本體
罐體無裂紋、銹蝕、泄漏;
觀察液位計是否清晰、完好,刻度準確;
排污閥、排氣閥、進水閥、出水閥等閥門開關靈活、無滲漏。
檢查連接管路
吸水管、出水管、真空管等連接牢固,密封良好;
吸水管底部應裝有止回閥(底閥),防止引水倒流;
管路內無堵塞、異物或空氣積聚。
檢查配套泵組
離心泵盤車靈活,無卡滯;
聯軸器、電機接線正常,接地可靠;
泵殼及密封部位完好。
二、引水罐充水準備(關鍵步驟)
關閉相關閥門
關閉出水閥(泵出口閥);
關閉排污閥;
打開進水閥(連通水源)和排氣閥。
向罐內注水
通過注水口或利用水源自然/強制向引水罐內注水;
注水至液位計高位標記(通常為罐體容積的70%~85%),確保能完q淹沒泵吸入口;
觀察排氣閥,當有連續水流排出時,說明罐內空氣已排盡。
關閉排氣閥
排氣完成后立即關閉排氣閥,以維持罐內密閉狀態,形成初始真空條件。
三、系統密封性驗證(可選但推薦)
在完成充水并關閉所有閥門后,靜置5~10分鐘;
觀察液位是否下降:若液位明顯降低,說明系統存在泄漏(如底閥失效、管路漏氣等),需排查修復后再啟動。
四、電氣與控制檢查
確認電機轉向正確(s次或檢修后);
控制柜電源正常,保護裝置(過載、缺相等)有效;
若配有真空表或壓力傳感器,確認讀數歸零或處于正常待機狀態。
五、安全與環境確認
工作區域清潔、無積水、無障礙;
操作人員穿戴好勞保用品(手套、護目鏡等);
應急停機按鈕功能正常。
